中日交流铺设和平之路,北大青年始终在路上
时 事 新 闻
| 外事 | 新闻 | 交流 |
关键词:中日 合作 交流
编者按:
1972年9月29日,中日两国建立外交关系。2017年,是中日邦交正常化的第45年。在这个重要的历史节点上, 8月29日,中日青年交流大会在北京大学成功举办,中日青年代表欢聚一堂,共叙两国友谊,共话青年责任与梦想。中国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出席会议。会上,刘延东向在座的中日青年提出了三点希望:“百闻不如一见”、“多交朋友多对话”、“风物长宜放眼量”;鼓励在座学生不忘历史、面朝未来,不断为两国关系注入积极的新元素。
回望历史,北京大学始终是中日友好交流的积极参与者。作为中日文化交流的桥梁,一直与日本的教育界保持着密切联系——梁启超曾“略取日本学规,参以本国情形”,草拟了《京师大学堂章程》;1903年,北大派出第一批留学生,日本是主要目的地;新文化领袖陈独秀、李大钊、鲁迅等人也都曾赴日本留学,并留下数篇名作,回忆日本的风土人情。
直到今天,北大依然在中日民间交流中发挥着关键作用,为两国青年互动、互识、互信提供了机遇和平台。这个平台,让志同道合的学子在异国他乡相遇;让心恋中国的基因在日本家庭中传承;让数以千计的中日青年更加客观全面地看待邻邦。中日交流前路漫漫,北大青年,一直在路上。
京论坛:一次相聚,数年友谊
2017年1月,正是华盛顿最冷的时节。一家越南餐厅内,陈靖夫点了一碗热气腾腾的米粉,与对面的年轻人相谈甚欢。他们从中日关系聊到美国战略,又从国家发展聊到个人近况,俨然一对一起长大的发小。实际上,5年之前,他们还只是毫无交集的中日青年。
5年前的陈靖夫,是北大新闻与传播学院的大二学生,也是2012年京论坛的组织者和参会者。在这次会议中,他结识了来自东京大学法学部的武井纪文,开启了一段延续至今的奇妙缘分。
当年,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,但因钓鱼岛争端,两国关系降至冰点,举办了6届的京论坛遭遇了前所未有的阻力。来自北京大学和东京大学的青年们,不避争议、不畏挑战,将影响中日关系的诸多问题都放在台前,一条一条展开剖析。除了对时政的探讨,他们还将目光投向了颇具共性的发展问题,思考如何让中日两国人民有质量、有尊严的生活。
北京大学、东京大学学生代表在京论坛(2015)上的合影
会上,两国的青年们唇枪舌剑;台下,中日的大学生们把酒言欢。陈靖夫回忆说,自从参加“京论坛”后,就对日本产生了强烈的好奇,不仅修了日语辅修,还在大二赴日参加暑期学校,在大三前往日本三菱综合公司实习。他看到的日本,不仅有繁华的东京街头,也有静谧的乡野风光;不仅是存在历史遗留问题的交战国,也是与中国拥有文化亲缘关系的邻邦。
与陈靖夫一样,日本青年武井纪文也对中国兴趣十足。参加过京论坛之后,他几乎每年都会重访中国。就这样,陈靖夫与武井每年都会在中国和日本碰面,两人的约饭清单也从秦门、小吊梨汤扩展到日式咖喱和花式咖啡。
如今,陈靖夫结束了他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一年实习,来到哥伦比亚大学深造;巧的是,武井纪文也通过日本外务省的派遣,来到美国乔治城大学读书。就这样,两个对国际事务充满热情的青年,相识于北京、相聚于日本、重逢在美国。不论中日关系如何变化,两人之间总能达成沟通的默契和尊重。
陈靖夫(左三)和武井纪文(左四)与京论坛成员
京论坛中,像陈靖夫这样的故事还有很多——有人结识了志同道合的异国知己;有人发现自己对国际事务爱得深沉;有人选择到对方的国家工作定居,而所有与会者都通过这个平台,接近了更加真实的中国和日本。
燕园情:因为了解,所以深爱
2014年新秋,许多北大媒体都将镜头聚焦于一个特殊的日本留学生家庭。这个前来报到的日本女孩名叫樋口亚美,是国际关系学院的本科新生。她的父亲樋口胜是79级北京大学历史系的留学生,姐姐樋口亚希已从国际关系学院毕业两年。
近期在接受采访时,亚美正在海南陪伴父母拜访当年的老友——父亲三十年未见的79级北大历史系班长,也是樋口胜在中国最好的朋友。根据亚美的讲述,父亲当年在历史系读书时,在学术、生活、恋爱等方面都得到了老班长的照顾。离开时,樋口胜不仅带走了在燕园习得的历史知识,还带走了一位美丽的中国姑娘,也就是亚美和亚希的母亲。
亚美陪父母拜访当年北大的老同学
听着父亲的青春记忆,亚美对自己的三年燕园生活也感慨颇多。她觉得,与三十多年前相比,北大的环境、教学等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,不变的是北大学生待人接物的热情。与父亲一样,亚美也交到了许多中国好友,朋友们聚在一起,在KTV里用中文和日语演唱同一首歌曲,在学校的不同食堂里品评哪一款麻辣香锅最为正宗,在马克思主义原理课后探讨中国国情。
在亚美看来,中日交流不止体现在政治经济的层面,还可以有更多元的方式促进沟通,而他们一家人正是用不用路径推动中日之间的友好往来。具体而言,亚美的父亲选择在创价大学的历史课堂上讲授中国古代哲学思想,帮助更多日本学生了解中国先贤的思想主张;母亲从事娱乐传播,1996年NHK与CCTV联手制作的电视剧“大地之子”就出自她的策划;姐姐毕业后,创办了自己的教育公司,想用国际教育的理念开拓小朋友们的视野;而仍在读书的亚美则与北大好友联合发起了“Project Abroad”活动,每年带20名北大学生参访日本企业、与日本学生互动,为北大学生了解日本的创业环境提供了一扇窗口。
亚美在北大
谈到毕业后的规划,亚美表示,目前母亲已经在北京定居,过上了跳广场舞、养宠物的幸福退休生活,父亲退休之后也准备来华养老,而自己毕业后会留在北京创业,继续对这个神奇国度的观察和探寻。
留学路:不忘历史,砥砺前行
国字脸、大眼睛,穿着板正的西装,顶着花白的头发,目光犀利、表情坚毅,这是日本新任驻华大使横井裕给人的第一印象。深入了解后你会发现,这位大使是个名副其实的“中国通”:他会与好友相约,去三里屯听郭德纲的相声,精准地辨别其中的“包袱”和“梗”;也会与友人一起,安静地听完昆曲《牡丹亭》,沉醉在“水磨腔”的余音袅袅里。
对中国的深入了解,离不开多年来的积累和体验,而北京大学正是横井裕了解中国的第一站。1978年,横井裕通过了日本难度极高的外务省选拔,选择中文作为自己的外语种类,并在1980年9月被派往北京大学中文系深造,度过了2年燕园时光。此后,他先后4次赴任中国,从驻华大使馆二秘、参赞,逐步升为亚洲局中国课课长、驻上海总领事、驻华公使,被外务省誉为“知华派最强王牌”。2016年3月,横井裕再次被派往中国,成为新一届的日本驻华大使。
横井裕的经历是改革开放以来,北大对日交流工作的一个缩影,还有许多日本学生通过交换、留学变成了“北大青年”,在这里开启探索中国的旅程。目前,北京大学与日本37所大学之间签署了校级交流协议,与东京大学、早稻田大学、京都大学等知名学府都保持着密切联系。2016年秋季,北大共有272名日本留学生长期留校,在北大留学生群体中位列前三。
除了学校层面的交流,北大在学生组织层面也有不少互动,比如北京大学中日交流协会、北京大学-东京大学“京论坛”等等。不论中日关系跌至冰点抑或逐渐回暖,这些组织都会定期开展日语课堂、电影放送、学术探讨等活动,为两国青年回顾历史、直面挑战提供了宝贵的平台。
邓小平先生曾说过“发展中日友好合作关系不是十年、二十年的事情,要从长远的战略的眼光来看待,为不断加强和发展这种关系而努力。”的确,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,中日关系的未来在青年。中日恢复邦交45周年,提醒我们不忘历史,鉴往知来,用北大青年的智慧和力量,架起一道更为宽广的中日友谊之桥。
中日友好祝语
刘延东(中国国务院副总理):中日友好的根基在民间,中国友好的未来在青年。教育是跨越文化、种族和宗教的交流,是推动对话的关键力量,也是承载、传播、延续文明的核心价值的重要途径。
福田康夫(日本前首相):日本大学生和中国的年轻人多交流,加深彼此理解,坚定决心构筑新时代。
程永华(中国驻日本大使):期待两国大学生在学业有成,走向社会后,能够各展所长,在不同的工作岗位上,为增进两国社会和民众的相互理解,改善中日关系,扩大共同利益而做出努力。
横井裕(日本驻华大使):希望日中两国青年学生可以多交朋友,收获友谊。
林建华(北京大学校长):前事不忘,后事之师,希望青年朋友们能够铭记历史,从中总结经验、汲取教训;志同道合、倾盖如故,希望大家把缘分延续下去,在体育、文化、艺术、学术、科技等各个方面广泛开展交流。
镰田薰(早稻田大学校长):中日双方是无可取代的重要邻国;两国人民的世代友好,是实现世界和平与繁荣的关键。
文 | 刘雯昕
编辑 | 吴瑶
近 期 热 点
现在进行时:留学生十佳歌手大赛等你来看
PKU Top 10 International Student Singing Competition is ON!
留学生迎新系列报道 · Birkir Mar:凡心所向,素履以往
留学生迎新系列报道 · 门杜:做志愿者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
以生态系统为模型,每个人都有一席空间:这样的城市长什么样? ——法国专家讲座